新聞中心
News Center
平安銀行私人銀行發布銀發族理財及消費大數據: 5%高凈值銀發族擁有超過該群體88%的財富
來源:經濟觀察網 發布時間: 2020-12-09 瀏覽量:
次 分享到
經濟觀察網 記者 老盈盈 重陽節來臨之際,針對年齡在60周歲以上的客戶,平安銀行私人銀行通過大數據KYC(Know Your Customer了解客戶)發布了一組銀發族理財及消費數據,并分析了擁有不同資產層級的銀發族(資產50萬以下的大眾客戶、資產50萬-200萬的財富客戶、資產200萬-600萬的鉆石客戶、資產600萬以上的私行客戶)在理財行為方面的差異。數據顯示,高凈值銀發族人均資產超過千萬,財富及以上層級客戶中,銀發族占比5.19%,擁有超過該群體88%的財富。其中,私行層級的男性銀發族人均資產更是高達1866萬,比女性多23%。
5%的高凈值銀發族擁有超過該群體88%的財富
“少數派掌握更多財富”這一點在銀發族內部也有體現,隨著年齡的增長,高凈值銀發族的財富積累愈加雄厚,其財富分布甚至突破了普遍認知的二八定律。財富及以上層級客戶中,銀發族占比5.19%,擁有超過該群體88%的財富。其中,私行層級的男性銀發族人均資產更是高達1866萬,比女性多23%。
現在信用卡越發普及,但銀發族持有信用卡比例較低,僅有不到20%,遠低于年輕一代的56%;造成這個差距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銀發族對超前消費觀念接受程度相對較低,整體負債消費意識不強。持有信用卡、借記卡雙卡的銀發族占比僅9.5%,銀發族辦更少的卡,但有一張卡卻得到了他們的青睞。
此外,謹慎、穩健是銀發族理財關鍵詞,但也愛私募類投資。從數據上看,銀發族整體在金融產品的選擇偏好上,相比年輕一代更保守、謹慎。但隨著資產的增加,財富及以上層級銀發族的投資風格愈加積極、激進,尤其是私行層級銀發族對低風險、低收益的投資不太感興趣,反而更傾向選擇私募類投資。
網上支付頻次低 營業廳存取款信任度高
在消費方面,銀發族日常網上支付頻次明顯低于年輕一族,側面說明其在日常消費支付場景中仍然偏好于現金支付,或者銀發族的消費意愿偏低。
近六個月支付場景TOP15(按次數)的數據顯示,對于“有閑”的銀發族來說,網絡購物、超市、餐飲、生鮮果蔬、家居日用等是其高頻支付場景,而年輕一族更偏好通過外賣來解決一日三餐。值得注意的是,醫院是銀發族的重要支付場景,年輕一族則在發微信紅包,打網約車。
在一般認知中,銀發族對電子支付、移動網絡的接受度都不太高,但沒有想到的是,他們在凌晨4點到上午9點訪問平安口袋銀行App比年輕人還活躍,從側面也反映出,銀發族睡眠少,凌晨4點就開始了一天的生活。在訪問App的人群中,高凈值銀發族相對來說更喜歡訪問樂善公益平臺。
此外,銀發族普遍更喜歡線下辦理業務,而且辦理頻率還會隨著資產凈值的提升而提高,私行層級的銀發族,去營業廳的次數更高,一年人均見3-4次大堂經理。除了依賴線下網點的大堂經理或者柜員,從明顯高出年輕一代的ATM交易次數可以看出,銀發族對線上交易的操作還是不夠信任或熟悉,偏好傳統的現金交易。
走進銀行網點的頻率這么高,他們是辦理什么業務呢?銀發族在線下辦理的主要是現金的存取和轉賬業務。但深圳的銀發族比較特別,自今年4月在深圳首發頤年卡以來,有超過50萬銀發族申請辦理,數據顯示有22.3萬的銀發族選擇去廳堂快速激活,接近申請辦理頤年卡的人數的一半。
5%的高凈值銀發族擁有超過該群體88%的財富
“少數派掌握更多財富”這一點在銀發族內部也有體現,隨著年齡的增長,高凈值銀發族的財富積累愈加雄厚,其財富分布甚至突破了普遍認知的二八定律。財富及以上層級客戶中,銀發族占比5.19%,擁有超過該群體88%的財富。其中,私行層級的男性銀發族人均資產更是高達1866萬,比女性多23%。
現在信用卡越發普及,但銀發族持有信用卡比例較低,僅有不到20%,遠低于年輕一代的56%;造成這個差距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銀發族對超前消費觀念接受程度相對較低,整體負債消費意識不強。持有信用卡、借記卡雙卡的銀發族占比僅9.5%,銀發族辦更少的卡,但有一張卡卻得到了他們的青睞。
此外,謹慎、穩健是銀發族理財關鍵詞,但也愛私募類投資。從數據上看,銀發族整體在金融產品的選擇偏好上,相比年輕一代更保守、謹慎。但隨著資產的增加,財富及以上層級銀發族的投資風格愈加積極、激進,尤其是私行層級銀發族對低風險、低收益的投資不太感興趣,反而更傾向選擇私募類投資。
網上支付頻次低 營業廳存取款信任度高
在消費方面,銀發族日常網上支付頻次明顯低于年輕一族,側面說明其在日常消費支付場景中仍然偏好于現金支付,或者銀發族的消費意愿偏低。
近六個月支付場景TOP15(按次數)的數據顯示,對于“有閑”的銀發族來說,網絡購物、超市、餐飲、生鮮果蔬、家居日用等是其高頻支付場景,而年輕一族更偏好通過外賣來解決一日三餐。值得注意的是,醫院是銀發族的重要支付場景,年輕一族則在發微信紅包,打網約車。
在一般認知中,銀發族對電子支付、移動網絡的接受度都不太高,但沒有想到的是,他們在凌晨4點到上午9點訪問平安口袋銀行App比年輕人還活躍,從側面也反映出,銀發族睡眠少,凌晨4點就開始了一天的生活。在訪問App的人群中,高凈值銀發族相對來說更喜歡訪問樂善公益平臺。
此外,銀發族普遍更喜歡線下辦理業務,而且辦理頻率還會隨著資產凈值的提升而提高,私行層級的銀發族,去營業廳的次數更高,一年人均見3-4次大堂經理。除了依賴線下網點的大堂經理或者柜員,從明顯高出年輕一代的ATM交易次數可以看出,銀發族對線上交易的操作還是不夠信任或熟悉,偏好傳統的現金交易。
走進銀行網點的頻率這么高,他們是辦理什么業務呢?銀發族在線下辦理的主要是現金的存取和轉賬業務。但深圳的銀發族比較特別,自今年4月在深圳首發頤年卡以來,有超過50萬銀發族申請辦理,數據顯示有22.3萬的銀發族選擇去廳堂快速激活,接近申請辦理頤年卡的人數的一半。
本文關鍵詞:

上一條: 堅持科技賦能 提升金融風險防范能…